8月12日消息,近期,廣州海關在白云機場的貨運通道中查獲一批非法入境的阿氏霓虹脂鯉,俗稱“寶蓮燈魚”,共涉及17萬條。
在檢查一批申報為“鉆石紅蓮燈魚(鯉科)”的進口觀賞魚時,海關人員注意到這些魚體側(cè)帶有鮮明的藍色條紋,后腹部有紅色斑塊,背部裝有脂鰭,這些特征與所申報的“鯉科”種類不符,疑似屬于“脂鯉科”。
經(jīng)過專業(yè)機構驗證,確認這些觀賞魚實際上是脂鯉科霓虹脂鯉屬的阿氏霓虹脂鯉,即“寶蓮燈魚”,共計17萬條。這種魚類在我國并無天然分布,屬于外來物種。
根據(jù)資料,寶蓮燈魚屬于鯉形目脂鯉科擬唇齒脂鯉屬,也被稱為日光燈魚或新紅蓮燈魚。這種魚體長約4至5厘米,自1956年首次被引入美國以來,一直是極受歡迎的水族箱觀賞品種。
寶蓮燈魚以其鮮艷的顏色和活潑歡快的泳姿受到人們的喜愛,被視為觀賞魚中的精品。
海關提醒:根據(jù)法律法規(guī),“未經(jīng)批準,不得擅自引進外來物種”“禁止攜帶、寄遞活體動植物進境”。違反規(guī)定的,海關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本文鏈接:http://m.zh1234.com/news41504.html觀賞魚中的珍品 17萬條寶蓮燈魚被海關查獲:外來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