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消息,據新華社權威報道,湖南省地質院11月21日宣布,湖南平江縣萬古金礦田探礦獲重大突破。
湖南省地質院下屬湖南省地質災害調查監(jiān)測所經多年努力,在萬古金礦田地下2000米以上深度地層發(fā)現超40條金礦脈,金品位高達138克/噸,探礦核心區(qū)累計探獲黃金資源量300.2噸。
專家會商認為,湘東萬古金礦田礦床規(guī)模屬于超大型,預測地下3000米以上遠景黃金儲量超1000噸,以現行金價計算資源價值達6000億元。
金礦:示意圖
據悉, 黃金是人類認識早的金屬,我國的黃金開采歷史悠遠,至少有4000年,而湖南黃金礦產豐富,早在清代就有四大知名的金礦,分別是黃金洞、漠濱、淘金沖、柳林汊,其中三個在湘西。
值得一提的是,湖南有條“金腰帶,也就是”“江南造山帶”,且成帶狀由西向東呈反“S”型分布,在湖南境內金礦資源量極為豐富,已發(fā)現大型-超大型金礦床9個,中型礦床20個,小型礦床29個;累計探明金資源儲量達600噸,占湖南90%以上的金資源量。
本文鏈接:http://m.zh1234.com/news42641.html湖南發(fā)現超40條金礦脈:儲量超1000噸 估值達600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