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啊好家伙,已經(jīng)快一個月沒有發(fā)微博的李想,昨天卻搞出了一個誰都沒想到的大動作。
昨天晚上,理想汽車舉行了第一季度的業(yè)績發(fā)布會,給大伙通報了一下今年 1-3 月的掙錢狀況。里頭有好消息,當然也有壞消息。
好消息是,跟去年同期比起來,理想多賣了 2.8 萬臺新車,每個月多賣了接近 1 萬臺??偟臓I收也漲了 36.4% ,達到了 256 億元。一季度就掙了蔚來去年半年的馬內(nèi),成績屬實有點逆天。
但壞消息是,第一季度的凈利潤相比去年的 9.3 億元,直接暴跌了將近一半,只剩下了 5.9 億。
雖說能夠擁有凈利潤在新勢力車企里頭已經(jīng)很幸福了,但是車賣得更多、錢賺得更少這件事情,看起來多少會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
更讓人臥槽的,則是李想在昨晚的業(yè)績發(fā)布會上突然宣布,說原本計劃在今年會推出的兩款純電車型 M7 、 M8 和 M9 ,將會推遲到明年上半年上市。
肯定有兄弟沒反應過來著三臺車是啥玩意,這里我稍微幫大家復習一下。
按照原先的計劃,理想會在今年推出 4 款純電動的車型:已經(jīng)上市的 MEGA 、 M7 、 M8 和 M9 。而到了明年,理想的純電車型加起來一共會有六臺,并且擁有一個略顯中二的組合名: “ 一條鯨魚和五條鯊魚 ” 。
理想的說法,是 M7-M9 的產(chǎn)品形態(tài)會是 SUV ,但從已經(jīng)曝光的測試車照片上來看,甭管是面相還是屁股,它們應該更接近于 MEGA 的變種。
本來呢,年內(nèi)就能看到它們上市,現(xiàn)在估計還得再等上一年了。
純電車型延后推出的消息,說實話還是挺炸裂的。
因為從各種消息——無論是測試車上路,還是上市規(guī)劃來看,它們現(xiàn)在的完成度已經(jīng)相當之高。
而開發(fā)一臺車,往往需要巨長的時間以及巨多的金錢。按照主機廠們的慣性,一旦車型上市的時間確定之后,基本所有事項都得給它讓路,一般不會輕易改動。
現(xiàn)在理想不僅改了,還一改就是將近一年。
而且對于理想來說,今年原本應該是他們在純電領域大展拳腳的時刻。
一年猛推 4 臺純電,然后在 2025 年做出一個由 11 款車型( 1 臺旗艦 + 5 款增程 + 5 款純電 )組成的超大產(chǎn)品矩陣,成為國產(chǎn)新勢力里頭的超級巨頭。
而在純電計劃擱置了之后,這個原本看著很燃的品牌規(guī)劃,一時半會可能也就沒有后續(xù)了。
就相當于你為高考準備了兩年,萬事俱備了,突然說準備復讀了,不考了,明年再說吧。
爹媽老師同學啥的,估計都會有點蒙。
說來也是蠻有意思,甭管是賣得多掙得少,還是純電計劃的推遲,背后的原因其實是一樣的。
大伙應該也猜到是啥了吧,就是那個本來應該一個月猛賣 8000 臺的 MEGA ,現(xiàn)在的銷量只有 1000 臺上下了。
至于 MEGA 本身為啥拉胯,咱們今天就不細聊了。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移步咱們差評汽車部的小破站主頁,里頭專門有一期內(nèi)容對其進行了長達 6 分 50 秒的瘋狂輸出,可以放心食用。
我想聊的,其實是 MEGA 理想大的打擊,是白白虧掉了超級超級多的錢。
就比如大伙看這里,理想今年一季度的研發(fā)費用是 30.4 億,相比去年同期猛增了 10 億多。用來營銷和管理公司的費用( 銷售、一般及管理費用 ),也暴增了 13 億。
這些錢很明顯,就是用來做新的純電車型的研發(fā),以及給 MEGA 做宣傳了。
此外,財報里還有一個叫做存貨的項目,指的其實就是理想為了保證后續(xù)車型能夠順利生產(chǎn)交付而提前采購的物料設備等等,相比年初的時候也是接近翻倍的水平。
而按照理想原本的構思,如果 MEGA 能夠達到一個月 8000 的銷量,他們就能獲得 44 億多的現(xiàn)金,甭管是研發(fā)、營銷還是一部分的存貨,就都能被 Cover ,讓整個電動計劃順利的推行下去。
所以這些存貨按我的估計,有很多是為了 MEGA 采購的。甚至在北京的工廠里頭,都烏泱泱的停滿了生產(chǎn)好的 MEGA 。
來源微博 @Turbo _ Car
現(xiàn)在 MEGA 賣不出去,前期的宣傳么基本算是白做了,庫存的配件也用不上了,研發(fā)的費用么也 Cover 不住了。
脖子哥在路上看到的痛の MEGA
這么多錢打了水漂,利潤率肯定也就是應聲下跌。
回過頭再來看純電計劃的推遲,很大程度也是因為 MEGA 的遇冷。
在內(nèi)部交流中,李想本人其實說到了純電計劃推遲的兩個原因,一是他認為對于高端的純電用戶來說,快速補能,或者說是方便地用上 MEGA 的 5C 超充是非常重要的。
但現(xiàn)在理想全國的 5C 充電站加起來,只有 400 座左右。相比之下,國內(nèi)的純電一哥特斯拉在全國有超過 2300 多座超充站。
就算是換電站成本巨高的蔚來,在國內(nèi)也已經(jīng)建 2420 座換電站和 3850 座充電站。差距,確實好像還挺大的。
所以理想下一步的規(guī)劃,其實就是趕在發(fā)布新車之前,把全國的超充站擴建到 2000 座上下,先把充電焦慮的需求解決了。
另一個原因,就是李想覺得如果新車推出的速度太快,現(xiàn)有的理想門店就要擺不下了,所以得緩緩。
但在我看來,這倆都還不是理想的當務之急。
畢竟對于愿意選擇 50 萬以上電車的用戶來說,便捷的超充網(wǎng)絡其實并不是太大的問題。一是這些車主大都會有自己的家充樁,短途通勤基本都能 Cover 。
就算出個遠門,理想目前的服務區(qū)充電站、蔚來 / 極氪這些品牌開放的充電樁,以及各種第三方充電樁完全都能滿足他們的補能需求。
大伙看那些買保時捷 Taycan 的,買寶馬 ix 的兄弟,真就不會特別在意非得充得很快,或者整個充電站只能自己享受。
門店面積這個理由就更抽象了,你看特斯拉 Model Y 賣得那么好,還有很多巨小的門店都只會擺一臺 Model 3 在外面。說明啥,說明不是非得把所有想賣的車擺出來嘛,有多大面積放多少車唄。
就算往后延了半年一年的,門店的面積就能變大啦?
我覺著啊,與其解決這倆不是太著急的問題,還不如再想想理想一直以來的產(chǎn)品套娃思路。
為啥呢,因為這種思路雖說順風的時候確實特別好用,比如 L9 成功了以后,后續(xù)的 L8 、 L7 ,甚至包括近上市的 L6 ,就都會跟著一同吃香。
這樣又能靠新車賺錢,又能在設計、研發(fā)上省下一大筆錢,美滋滋嘛。
可一旦這個套娃的頭沒有起好,剩下的一連串產(chǎn)品基本也就都得寄。
好巧不巧的是,在 L 系列成功之后,理想不僅對套娃的思路非常自信,還對 MEGA 的市場前景非常樂觀。
這倆加在一起,好嘛,不但 MEGA 本身的內(nèi)飾就是套的,后續(xù)產(chǎn)品也都早早的套上了 MEGA 的殼子,打算復刻一波 L 系列的輝煌。
然而 MEGA 上市以后大伙一看,嗯。。。內(nèi)飾沒啥新意,外觀爭議又這么大,價格嘛畢竟是純電,相比之前的 L 系列肯定也會更貴。
對比起來。。。也不是很香,婉拒了哈。
啪,就涼了。
MEGA 一涼,甭管以后的價格和營銷策略怎么變,只要車型不變,我覺得的概率依舊會獲得 “ 小 MEGA ” 的評價。
銷量表現(xiàn)會咋樣,我是真說不好。
但要說變設計,比如給這個爭議大的屁股換個造型,對于現(xiàn)在的理想來說就是一個更加艱巨的任務了。
因為對于主機廠來說,一臺車的開發(fā)流程往往是先確定一臺車的定位和定價,然后交給設計中心設計好外觀也就是車子的皮膚,經(jīng)過各種部門改進,凍結了外觀設計之后,才會進行到設計里子——比如車身結構、電子電氣架構的設計等等。
動設計,和動地基基本沒區(qū)別。
想要在半年一年的時間里從頭走一遍流程,我覺著真有些難度。
李想具體會咋做,或許只有等到明年才能真的知道了。但不可否認的一點是,李想在遇到失利之后,做決策還是非常非常果斷的。
明知道放出計劃延期的消息,肯定會重挫股價,也還是這么做了。
事實嘛也確實如此,電話會后理想的市值直接蒸發(fā)了 12% 還多,小一百個億就這么沒了。
放眼一眾造車的玩家,還有誰能做出這種超級大出血級別的決策啊。
今天的李想在我眼里,還真就有點馬斯克那味了。 “ 我想干啥都別勸我,勸我是吧,那你走人吧。 ”
唯一的解釋就是,在李想看來這些明面上的經(jīng)濟損失,可能比頂著 MEGA 的輿論硬發(fā)新車要來的小。
等等黨們,又有???span style="display:none">UiY壹木網(wǎng)-日常常見問題解答
本文鏈接:http://m.zh1234.com/news3200.html因為MEGA:李想親自砍掉了理想今年所有的電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