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消息,根據(jù)一項新研究,雖然人類醫(yī)療技術實現(xiàn)了飛躍式發(fā)展,但人類預期壽命并沒有太大增加,而是正在逼近上限。
“《自然-衰老》”期刊上的研究指出,隨著醫(yī)療技術和基因研究的進步,使越來越來多的人活到了100歲,但這并未推動人類整體壽命的顯著增長。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在那些擁有長壽命人口的國家,壽命的增長幅度正在縮小。
預期壽命是對某一年出生嬰兒的平均壽命的估計(假定當時的死亡率保持不變),它是全球重要的健康指標之一。
上述研究分析了近三十年來,世界上人口壽命長的八個國家和地區(qū)(澳大利亞、法國、香港、意大利、日本、韓國、西班牙、瑞典、瑞士和美國)的預期壽命變化情況,以了解人類壽命增長的趨勢和可能的限制。
根據(jù)這項研究,2019年出生的女嬰在這些地區(qū)活到100歲的概率是5.1%,而男嬰的概率只有1.8%。
數(shù)據(jù)顯示,女性的人均預期壽命仍然比男性長,而整體預期壽命仍在改善,但提高的速度正在放緩。在上世紀90年代,十年里人均預期壽命提高了大約2.5年。到了2010年代,這個數(shù)字降低到了1.5年。
伊利諾大學芝加哥分校研究員、研究主要作者S. Jay Olshansky表示:“我們必須意識到壽命是有極限的,因此,人們應該重新評估何時退休,以及他們要存多少退休金才能安享晚年。”
德州大學研究員Mark Hayward評論稱,該研究是對死亡率文獻的寶貴補充,他也同意人類預期壽命正在達到平臺期的觀點。“雖然以后可能有突破性技術延長人類壽命,但目前這樣的技術還未出現(xiàn)。”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的人均預期壽命幾乎沒有任何增長。研究人員指出,美國的情況更加復雜,因為它受到一系列問題的影響,這導致許多美國人根本活不到老年,包括藥物過量、槍擊、肥胖以及醫(yī)療資源不平等。
預期壽命不可能永遠增長
Olshansky強調,這項研究表明,大多數(shù)人的壽命可能有極限,而我們已接近這個極限。他表示:“那些延長壽命的技術能夠帶來的效果正在減少,原因是衰老難以挽回,它本身是一個自然過程,限制了技術在提高壽命方面的潛力。”
衰老目前是不可改變的,人體細胞、組織、器官衰老也是生命機器運轉的副產品,而想要打破長壽天花板的唯一方法就是減緩生物衰老過程。
Olshansky指出,即使消除肥胖和吸煙等負面影響,仍然不會對預期壽命產生太大的影響,因為許多負面影響已經通過藥物或外科手術得到了改善。
不過,活到100歲可能已經不是什么稀奇事了,就在上周,美國前總統(tǒng)吉米·卡特達到了這一里程碑,他也是美國歷史上首位年齡過百的總統(tǒng)。
Olshansky提到,2019年出生的人口中,預計超過2%的美國人能夠活到100歲,相比之下,日本大約有5%的人能活到100歲,而香港則有9%。
專家預測,未來幾十年百歲老人的總數(shù)可能會增加,但這是因為人口增長。在大多數(shù)國家,能活到100歲的人口比例仍然有限,女性大約少于15%,男性則約為5%。
本文鏈接:http://m.zh1234.com/news42344.html長壽不易!新研究:人類預期壽命正在逼近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