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消息,據(jù)央視新聞報道,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卞志剛在今天的新聞發(fā)布會上介紹,中國行星探測工程已經獲得國家批復,包括4次探測任務,計劃在10年到15年內完成。
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已經取得圓滿成功。
未來,圍繞太陽系的起源與演化、小天體和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地外生命信息探尋等重大科學問題,還將開展小行星探測、火星采樣返回、木星系探測等深空任務。其中:
天問二號是小行星探測任務,計劃2025年前后發(fā)射,目標主要是對一顆近地小行星的伴飛、取樣返回等探測。
天問三號是火星采樣返回任務,計劃2030年前后發(fā)射,實現(xiàn)火星采樣和攜帶火星樣品返回地球。
天問四號是木星系探測任務,計劃2030年前后發(fā)射。
據(jù)介紹,目前天問三號、四號,正在積極開展相關關鍵技術攻關和實施方案深化論證工作。
據(jù)了解,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的文昌航天發(fā)射場,用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fā)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
火箭飛行約2167秒后,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2021年5月15日,天問一號著陸巡視器成功著陸于火星烏托邦平原南部預選著陸區(qū),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著陸火星取得圓滿成功。
本文鏈接:http://m.zh1234.com/news4757.html我國計劃2030年前后發(fā)射天問三號:實現(xiàn)火星采樣返回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