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這種沒有四肢,靠肚皮行走的動物群體,在我們看來好像不是很方便,但其實這些動物相當(dāng)靈活,它們僅靠蛇形這一種形態(tài)就生活在地球上的各種環(huán)境中。
蛇的種類繁多,它們適應(yīng)地面到地下,再到水下,再到樹上,甚至是飛行,蛇類無所不能,而它們的身體只是做了一些簡單地調(diào)整而已,就能適應(yīng)所有不同的生活方式。
蛇形通常描述沒有四肢且呈現(xiàn)細長形態(tài)的動物,如果我們把蛇形動物當(dāng)作蛇的話,那么幾乎所有類群的脊椎動物都在不停獨立進化出蛇,只有一種除外,那就是哺乳動物。
魚類有黃鱔、鰻魚等呈現(xiàn)蛇形動物,兩棲類有蚓螈,而常規(guī)的蛇屬于爬行類——這是喜歡出現(xiàn)蛇形的群體,僅有鱗目就至少獨立進化了26次蛇形。
△ 埋眼蚓螈
很多人可能會說,鳥類中不也沒有像蛇一樣的物種存在嗎,其實鳥類可以視為爬行動物,但是哺乳類不行。
所以,整個脊椎動物大家庭里,我能想到的就只有哺乳類沒有進化出蛇形動物,披著皮毛的蛇,想想畫面太美了。
那么有趣的問題是,為什么哺乳動物沒有進化出蛇形的物種呢?
在進入主題前,我們必須要了解一點,蛇形脊椎動物全部都被認(rèn)為是在進化過程中失去四肢或者魚鰭的,它們的祖先都是“正常的”動物。
哺乳動物是否有失去四肢的壓力?
我覺得哺乳動物肯定是有失去四肢的壓力的,因為根據(jù)蛇類失去四肢的進化假設(shè),哺乳動物也在經(jīng)歷同樣的事情。
目前主要有兩個假設(shè)來解釋蛇如何失去四肢的:
一個是爬行動物從陸地進入了水中,為了減少四肢制造的阻力,他們逐漸退化了四肢,并在之后輻射到了陸地;
△ 蛇類進化示意圖
另外一個假設(shè)也是為了減少阻力,不過并不是進入了水中,而是為了在泥巴中挖洞,爬行動物用身體挖洞,并失去四肢以減少在洞中活動時的阻力。
我們很難說具體哪一種解釋才是正確的,或許這兩種不同的情況都會制造出不需要四肢的蛇形動物。
很明顯,哺乳動物也在這兩種環(huán)境下謀生活。
挖洞的哺乳動物就別提了,哺乳動物天生就是挖洞選手,但沒有哺乳動物會用身體去挖,而是靠四肢;同時隨著恐龍的滅絕,哺乳動物也一次次嘗試進入水中,但即便海洋哺乳動物也沒有一種選擇失去四肢,它們多是選擇退化掉后肢,而保留前肢(變成了鰭狀)。
△ 鯨魚的尾鰭并不是后肢,它們的后肢退化了,隱藏在脂肪中
另外,雖然哺乳動物是在白堊紀(jì)-古近紀(jì)滅絕事件(K-Pg滅絕-6500萬年前)后崛起并逐漸輻射到各種生態(tài)位中,看似進化的時間不是很長,但實際上哺乳動物存在的時間非常久遠,至少有2億年歷史,和恐龍出現(xiàn)的時間差不多。
換句話說,哺乳動物應(yīng)該有足夠的時間來進化出各種形態(tài)才是,但是相當(dāng)實用的蛇形卻從來沒有出現(xiàn)過。
為什么哺乳動物沒有變成蛇形?
關(guān)于哺乳動物為何沒有變成蛇形,我并沒有找到相關(guān)研究,不過哺乳動物確實和其它動物有一些不同。
首先,哺乳動物的脊椎缺乏水平擺動的能力,擅長垂直擺動,而所有的蛇形動物都是水平擺動的。
鯨豚類應(yīng)該是目前接近蛇形的了,它們在形態(tài)上就像鯊魚一樣,但如果你仔細觀察它們的游動方式,你就會發(fā)現(xiàn),鯨豚類是上下擺動尾鰭的,而鯊魚是左右擺動尾鰭的。
△ 失去四肢的哺乳動物可能要這么爬行
我不知道水平擺動身體和蛇形之間是否有必然聯(lián)系,但哺乳動物要變成水平擺動肯定是很難的。
其次,所有蛇形動物都是變溫的,而哺乳動物是恒溫的。
恒溫動物需要攝入大量的食物來維持體溫,蛇形對這個需求非常不友好。
一方面是隨著身體變長,同等體積的情況下表面積會增加,這會導(dǎo)致熱量流失加快,意味著恒溫動物要變成蛇形的話,必須吃更多的食物才行。
有一些身體纖細修長的哺乳動物,比如鼬科動物,它們?nèi)紵目防锸乔蛐尾溉閯游锏膬杀?,不過好在它們捕獵的效率也相當(dāng)高。
另一方面,你會發(fā)現(xiàn)主動出擊的蛇形動物基本沒有,它們更傾向于伏擊,等獵物靠近利用肌肉彈射快速發(fā)起致命一擊。
這是因為滑行的效率確實沒有四肢移動來得高,所以失去四肢的蛇形動物,選擇伏擊會比較合理。
但是,這種方式很容易就三天餓九頓。
變溫動物可以忍受這種饑餓,但是恒溫動物不行,這可能確實是很關(guān)鍵的一點,或許鳥類也是因此沒有出現(xiàn)長條形的物種。
還有一點,就是幾乎所有哺乳動物都有7塊頸椎,而那些進化成蛇形的動物的近親有各種數(shù)量的頸椎。
7塊頸椎在哺乳動物的進化過程中保持了高度一致性,只有樹懶和海牛是例外,它們被認(rèn)為是高度特化的哺乳動物。
△ 霍加狓(左)和長頸鹿(右)的頸部長度相差很大,但都有七塊頸椎
這一特性意味著哺乳動物脖子、軀干過渡的位置上有很強的發(fā)育限制,這很可能也是阻擋蛇形發(fā)育的原因。
另外,哺乳動物在進化史上從來沒有失去過前肢,很可能就是和這個發(fā)育限制有關(guān)系。
后
需要指出的是,討論一種形態(tài)為何從來沒有在某個群體中出現(xiàn),其實就像在討論為什么中彩票的是他而不是你一樣,沒多少意義。
不過,通過這種話題,我們可以討論哺乳動物和其它脊椎動物有何不同,還是蠻有趣的事情!
本文鏈接:http://m.zh1234.com/news41808.html為什么其他脊椎動物不停進化出“蛇” 哺乳動物卻沒有